論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區別與融合


古典音樂是穿著優美的禮服靜靜端坐的豆蔻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;流行音樂是熱情奔放在陽光下快樂旋轉的少女,伸開雙手邀你共舞。

這就是最初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理解。而事實也證明由於發展歷史不同,聆聽者的不同,確定了她們在組織方式、表現主題、表現形式、表現樂器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不同。

在組織形式方面,古典音樂講究音樂的邏輯性,動機的統一性,音樂發展的連貫合理性。因此,就算是一部龐大的恢弘的古典交響樂,他在音樂的銜接與內容的表達上也會和諧統一,不會有突兀或冒失的地方。但是流行音樂在組織形式方面缺乏嚴謹的理性思維方式,只擁有一些比較簡單的邏輯,但也正因如此,在初聽時更能給人一種爽朗的感覺。

在表現主題方面,古典音樂透過嚴謹而完整的結構,優雅而曼妙的旋律表達完整的樂理,散發出嚴謹、莊重的氣質,傳達豐富而深邃的思想內涵,頌出讚美歌詠的聖歌,他能通過悠悠的旋律表達出人類最深層、最熾烈的感情和最為跌宕起伏的情緒變化,但又保留著含蓄與內斂,因此深刻、多變且耐人尋味,給予我們遐想、思考、回味的餘地,即使時代變遷也能常聽常新,帶個我們其他音樂類型無法實現的心靈安慰與精神鼓舞,讓我們在凡塵中尋得一片世外桃源。相對而言,流行音樂透過跳躍的音符,大幅度的音階變化來表現與刻畫突然的情感因素與感情變化,更具有娛樂性,更加直白,在現代社會帶給我們更多的衝擊與當時的快感。

在表現形式方面,古典音樂是教堂音樂,長於合唱,是室內樂、交響樂、歌劇音樂。注重營造典雅華貴、祥和隆重的氣氛,以此來襯托以及更加突出古典音樂的端莊,利於其傳達思想。而流行音樂更樂於將自由的天地作為舞臺,以增加其娛樂性與歡樂性。

在表現樂器方面,古典音樂的主要表現樂器是鋼琴、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以及其他的管樂器,統一婉轉,來表現和諧的和聲等,突出起整體性。而流行音樂的主要是爵士樂、搖滾、電子合成樂等,用自由的節拍,不規則的節奏來營造一種太空般的幻境,以強調感情的突發性。

古典是經典,流行是潮流,但是隨著世界文化的交流,經典與潮流的結合成為必然,古典與流行的距離越來越近。

現在的流行音樂注重挖掘音樂深層的內涵,古典也力圖改變自己過於拘謹、與大眾較為疏遠的傳統形象,因此流行與古典的聯姻也是大勢所趨。而且,我們也看到,這些結合取得了可喜的成就。

女子十二樂坊用創新的表現形式與演奏方式拉出了現代的古典音符。流行音樂借用古典音樂的曲調,例如,SHE的《不想長大》歌曲部分旋律參考莫札特第四十交響曲,古典的華麗,讓莫札特穿越時空絢麗起舞;蔡依林的《離人節》改編自蕭邦的《離別曲》E大調練習曲,溫婉可人;SHE的《波斯貓》改編自科特爾比的《波斯市場》,迷人詭異。

古典音樂取消了過於嚴謹的演出方式,著名的柏林森林音樂會就是很好的例證,在那裡人們可以以悠然自由的欣賞古典音樂,不拘泥與服飾是否得體,不顧忌於是否正襟危坐,可以隨心所欲地鼓掌喝彩等。

總而言之,古典音樂正影響著現當代的藝術作品,而流行音樂尤甚。而現代的流行音樂也只會在領會、借鑒、融合了古典音樂之後才會有更好的發展,昇華到一個更好的發展,才會昇華到一個新的層次,給觀眾更新的感受和衝擊。而古典音樂也需借助流行音樂才能擁有更強的生命力與發展勢頭。



(資料來自 百度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周靖雯 編輯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現代音樂 古典音樂
    全站熱搜

    砂糖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